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8的文章

GSX-R 改加高風鏡 + 補玻璃纖維

GSX-R 改加高風鏡 + 補玻璃纖維 結論是快速道路變好輕鬆! 其實我沒用過原廠風鏡,有我也忘了 我車來沒多久,我就換PUIG的了,快速道路感覺不錯 但幾年前我變成低風鏡,一上快速道路,風就往我下巴灌,不是很開心ㄚ 本來我是想說習慣他就好,但有ㄧ天,有ㄧ個壞朋友﹝我自己﹞,一直在看zerogravity的風鏡 http://www.zerogravity-racing.com/product_page.php?pn=112 還是Corsa的版本,然後我就..... 上快速道路實測,本來從下巴灌的風,現在從頭上過去,變輕鬆很多 ZeroGravity Corsa Corsa是右邊數來第2個,不是最右邊那個喔,最右邊那個是最高的,但他不符合我的審美觀 先看裸比 上面那塊是ZeroGravity的風鏡 可以看到比原本的長了4cm 高了大約3cm,裝上車會在高一點,因為寬度的問題 再來看上車,用同一個角度,看原本的風鏡 ZeroGravity的風鏡大約高了5cm吧我想 先來看鑽完洞,先預組上ZeroGravity風鏡的樣子,總共要從新鑽4個洞 最上面那2個洞,要從4mm→5mm 最下面這個洞要封起來,然後看到風鏡跟殼有大約2cm的GAP,這個後續要用玻璃纖維補起來 原本風鏡,要先對位,就是牛角那個位置,但應該不用先對啦,多的多的 其實用改裝風鏡來對位才是最真實的 但是車殼邊緣跟風鏡有干涉﹝仔細看牛角旁邊,車殼邊緣及風鏡﹞,所以這邊要用100~180號砂紙,磨掉約3mm * 200 mm左右 在磨的時候,因為我們會一直拿風鏡來對位置,所以記得會碰到的地方,要貼膠帶做保護 從後面畫好記號後,記得要貼膠帶保護﹝前後都要﹞,然後先用2~3mm的鑽頭從後面鑽洞,然後就可以用5mm鑽頭從前面鑽 中間這2個洞都鑽好後,就先用螺絲把最上面跟中間這2個洞鎖上 像這樣,因為我們要幫下面那個洞做記號 下面這個洞的做法跟中間差不多,就給他鑽下去 這是完成品 其實鑽洞並不會癢,應該是剪玻纖布的時後卡會癢 很多很爽ㄚ,本來想要就這樣準過去,但後來一個念頭不通透,就.... 以下是玻璃纖維的部份,應該會很多字,因為我沒拍 玻纖材料是跟 大鼻子玻纖材料行買的 https://www.facebook.com/pg/free70765/photos/?ref=page_

Metzeler 大型重機輪胎介紹﹝跑車胎﹞

一樣,這些圖都是網路抓的或是從MD上截的 德國人做事就是非常有條裡跟嚴謹阿 看名子就知道他的目標區間是甚麼 然後看他的分類,有沒有很像Pirelli ? 對!就是他,那是發生了甚麼事呢?自己去google吧    會寫這篇備忘錄,就是我又手癢想換這條胎,俗稱象神.... 叫Racetec RR不就好了,哪來那麼多條條框框     上圖就是跟Pirelli輪胎軟硬度一樣的東西,請忽略只有光頭胎跟滑胎車的,因為我只有找到這個  Pirelli請看: http://blog.xuite.net/waynegao/blog/389133617   不過底下這家媒體,給的資料就比較多了﹝Racetec RR﹞: https://www.facebook.com/AbsoluteCycleExperience/posts/996978816992121 K1 = Sc1 Blue, K2 = Sc2 Green, K3 = Sc3 Yellow←重點 接下來就是半惡搞的正名運動跟音譯 1.Racetec RR Slick﹝瑞失特克 阿阿 濕力克﹞ Metzeler的光頭胎也有分2種,一種就是上面這種專門拿來比賽的 都是尺寸60的胎喔,而且180就跳200了,我裝不下,另一種就是下面這種   2.Racetec RR COMPK Slick﹝瑞失特克 阿阿 康沛克 濕力克﹞ COMPK都大寫,應該是縮寫吧 這條他是說給訓練及賽道日用,是否換言之,有放抗氧化劑? 那我就想到Pirelli Superbike Pro,我的經驗.... 他也只有180/60 and 200/55,我應該也不能裝   3.Racetec Interact﹝瑞失特克 音特ㄌㄨㄚ特﹞ 他也有分軟硬度,從K0,K1,K2,K3,而且還把K3特地分出來一條產品線,標示為sport,應該是配方比較適合一般道路吧 台灣這條就直接叫K3或是K2了 比較有趣的是他的0度剛絲跟Interact技術     從上圖可以看出來,Race, Sport, Rode所需的鋼絲張力都不一樣,分佈也不一樣,所以你真的要仿賽裝旅行車胎嗎? Rode中間的鋼絲張力是高的,是為了追求高里程低磨耗,兩旁鋼絲張力是低的,是為了抓地力 Race就不一樣了,中間的鋼絲張力是低的,是為了抓地力,兩旁鋼絲張力是高的,為了支撐 PS.到底多高,這就是商

Scooter and minibike Tire comparison 速克達胎比較報告1.0

有空就來寫一下10" & 12"胎好了 一樣這都是我花錢的胎,我就只想用我想用的胎,所以也不要問沒有哪牌 重點就是,我爽我就寫,不爽就沒有 然後Maxxis F1M這次讓我感覺到他跟之前進步了很多 原始表格太大,我只好用圖片了 一樣,這個表格都是比較值,決定權就是我的右手跟屁股,沒填的就是我沒測到或是我忘記了 胎壓也是決定一條胎的因子,所以要配上胎壓我覺得比較忠實呈現 主要是記錄一下這條前輪Maxxis F1M 110/70-12 單人24 psi,雙载26 psi 後輪 Maxxis F1M 120/70-12 單人 28 psi,雙载 30 psi 看就知道通勤用,沒吃很滿,而且比上一條Unilli還不滿,可視為卡尖? Maxxis F1M 一條大約2000圓左右,照此類推 Maxxis F1M 算是熱很快的,從公司地下室上來之後其實吹下去是OK的,不像Unilli的會怕怕的 EVO的話就是滑滑的,但是車很穩,也就是他後輪會穩定的一直滑出去這樣,習慣之後還蠻好玩的 BT39 TT91 就是說,催下去 Maxxis F1M 在夏天的抓地力超足夠的,我根本出灣亂玩都沒怎樣,但心裡上還是覺得BT601抓地力卡好,這是心理分數﹝就是我爽啦 Maxxis F1M冬天煞車覺得QQ的,但又不會撐不住蠻好玩的 Maxxis F1M 這條應該還是從比賽數據來的,他在積水的狀況有點飄阿,但不是說下雨天不行,是要閃一下積水,地濕沒關係的 Unilli就不大行,怕怕的 BT39, BT601, TT91整體感覺就像乾地一樣,一直催會怕,就算小滑一下也是很穩定,過伸縮縫也是晃一下就過了,沒有多餘的動作 之前我用Maxxis 6029,那個煞車就覺得有點晃偏軟,現在變Q了 Unilli表現是中規中矩 BT39, BT601, TT91就是按下去,我可以,但避震器我就不知道瞜~~ 這裡就要把胎壓提出來說,F1M我試了很久,單人要用到24/28,才能抓到平衡﹝傾倒速度、路感、穩定度﹞ 但這不能跟其他輪胎一樣連雙载都用同一個胎壓,他前輪會覺得很飄,後輪會很軟很晃,要打到26/30才行 Maxxis F1M 單人灣中穩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