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Yamaha Augur 避震

Yamaha Augur 避震 原廠騎起來的感覺是前面很硬,尤其是彎中遇到坑洞 後面單人覺得還OK,但遇到坑洞會撞到一個限位孔,會卡一下 訂正一下SAG的結果 前叉 原廠 SAG 100-70=30mm,30mm/行程80mm=37% 改完DY內管110mm-85mm=25mm,25mm/行程90mm=27% 後面 原廠 SAG 310-290=20mm 並沒有改變(換完吊架後),20mm/行程80mm=25% Gary說通常行程是80mm,SAG前後都是15~25mm(20%~33%) 原廠內管到最上面到螺絲止檔135mm ,油封到三角台100mm 全壓下去55mm,原廠可用行程80mm DY內管到最上面螺絲止檔:145mm, 全壓下去55mm,DY可用行程: 90mm 原廠彈簧233mm, Dy 243mm,差10mm 原廠阻尼棒: 150mm DY: 155mm 只有回彈有簧片 小彈黃: 25mm DY: 25mm 原廠內管到螺絲止點312mm DY: 314mm 前差油建議20w,90cc,先試15w90cc 2024/03/30 改完RPM RR Pro 330mm 後避震後重量SAG 前叉 SAG 113-93=20mm,20mm/行程90mm=22% 後避震 網路上查速克達後面SAG = 15~25mm;前面目前沒看到,但以量的結果我猜是25~35mm 計算換了引擎吊架+1cm後,後避震器應該從310mm加長到315mm,但是DY前插內心有加長10mm,為了平衡,後面應該加長到325mm,但買不到,所以用330mm SAG 330-310=20mm,20mm/行程75mm=26%,3圈5mm 後面有沒有箱子對SAG影響不大 試試看SAG 17mm/75mm=22%,感覺變硬一點,回彈調多一格覺得有點鎖起來,所以還是7比較好(S放到底往H算) 騎起來前面蠻稱的,但有一個奇怪的抖動感, 後面單人騎起來不錯軟Q,但雙載有機會觸底,下次可以換DY或是X2 330mm試試,網路上找到的資料是他們的行程都在95mm左右
最近的文章

T-Max 530 15吋輪胎比較 V1.0

T-Max 530 15吋輪胎比較 這是T-Max 530車上,到目前為止我用胎的感想 從各廠輪胎分類就可以看的出來,T-max用的輪胎都是在Sport區間,也只有這個區間可以選啦,適用溫度都會再20~80度這附近,比較簡單也比較沒有太多的選擇性 然後這都是我花錢的胎,我就只想用我想用的胎,所以也不要問沒有哪牌 重點就是,我爽我就寫,不爽就沒有 Summary: 如果要挑的話,Bridgestone SC2 是為通勤的上選胎,里程長,抓地力不錯,翻胎後也不會落差太大,很可以啊 Dunlop 就是通勤用胎,只能通勤 Pirelli 就是輸贏用胎,通勤有點累,但也不是不行,但有一個輕微抖動的現象讓我一直不舒服 目前就只有用過這4條,覺得資料不齊全嗎?T-max能用的也就那幾條而已啊 這是SC1前輪騎了5000km之後翻胎的狀況,不是不能翻胎,而是它翻了之後就變得好難騎 這是SC2前輪騎了9000km,不只翻胎還快到磨耗點的樣子,以通勤來說可圈可點阿 這是SC1 後輪騎了17000 km後的樣子,已經變成ㄇ字型了,也快到磨耗點,整個超耐磨的阿 Bridgestone SC1 前輪 NTD$ 4000 Bridgestone SC2 前輪 NTD$ 4500 配上里程數,SC2棒棒 Dunlop GPR 100 前後輪 NTD$ 8000 : 通勤最棒了 Pirelli Rosso Scooter NTD$ 9800 : 輸贏用 Bridgestone 胎溫上來的很快,日本胎昧~~ 基本上不大需要熱胎就有不錯的抓地力了,就連跑北宜的胎削也不會很多喔 Dunlop GPR 100的溫度有沒有上來都依樣普通 Pirelli Rosso Scooter的溫度上來會感覺更黏 Bridgestone SC1 中規中矩,路感有點硬 Bridgestone SC2 導向性很棒,路感舒服,很有信心 Dunlop GPR 100就是一條直線胎,除了直線很穩之外,就沒有了 Pirelli Rosso Scooter的導向性很好,但也造就了他直線沒有很穩定,直線前輪在32psi的胎壓才不會抖動,但超過33psi又會跳 Bridgestone SC1 中規中矩,路感有點硬 Bridgestone SC2 導向性很棒,路感舒服,很有信心 Dunlop GPR 100的胎壓高一點很跳,低一點

4T機油測試報告

4T機油測試報告 先來個免責聲明,以下圖片都是從網路抓的,如有不妥請告知我會馬上下架 然後一切都是以我主觀意識跟隨便測試的,請不要太認真 這篇最主要是幫忙測試PANOLIN SYNTH 5W-40這罐機油,整體來說他騎起來跟Fuchs Silkolene Pro 4 10w 40 的感覺很像,中規中矩,沒甚麼特點 但也因為是測試,所以我就針對它來寫一下吧 一樣,這個表格都是比較值,決定權就是我的右手跟屁股,沒填的就是我沒測到或是我忘記了 Castrol,Belray,Mobil 1是很久很久以前用過的,我就不多說甚麼了,圖片我也懶得抓,不要問 agip 10W 60:這支是很久之前剛開始在其阿魯時用的,因為太慢熱,我差點倒車2次,所以就換油了  Shell racing 10W 40:這支油我其實用了很久,但是跑大鵬灣3節+山路大約200Km就下課,所以又換油了 SYNTH Line標榜與超跑重機嚴苛的要求下所開發,在高溫、低溫的各種嚴苛工作環境下,擁有強韌油膜以及高抗剪應力,發揮清略性的動力性能,維持優異的潤滑性、離合器的換檔靈敏度、高效能節能的認證。 雖然它標榜的是5w40,但我騎起來比較像10W40,也是一個中規中矩 Fuchs pro 4 XP 感覺Fuchs pro 4 plus產品線沒了,用新的XP配方取代,變回葡萄油了 整體騎起來介於10w40 & plus 5w40的感覺,而且他說的省油11%感覺很真,我每桶油可以多跑15Km,但那個拉轉...所以還是換回5W40 Fuchs Silkolene pro 4 plus 10w 50 Fuchs Silkolene Pro 5W40 and 10W40都長差不多:這支是我目前在用的,5W40拉轉差300V一點點,10W40在差一點點,壽命長一點,但是價格差很多點,本來一直是主力,但它停產了 Motul 300V 5W 40:別問,我就抓到這麼小張的,神油一隻,拉轉跟飛的依樣,同樣一段路它可以拉到200,另一隻就190吧,不過耐用度有一咪咪問題 但我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用回Motul,忘不了他的拉轉,再加上Fuchs Silkolene Pro 5W40 已停產  第一章是價格,網拍都可以找到價格,我就不寫出來了,用基本的10級分來評比一下,越高分越便宜,問我為啥只有9分? 10分就免費的那種啦

通勤消耗試算:通勤 Civic 2.0 vs Levorg vs GSX-R vs T Max vs 競戰

更新一下之前在林口山上上班+現在上班有停車費,所以我統計了一下最近的油耗、公里數....寫了一下 通勤消耗試算:通勤 Civic 2.0 vs Levorg vs GSX-R vs T Max vs 競戰 通勤 Civic 2.0 vs Levorg vs GSX-R vs T Max vs 競戰 Δ Civic 2.0 Levorg GSX-R Tmax 競戰 汽車 vs GSX-R Civic vs Tmax Levorg vs Tmax Tmax vs 競戰 車寬 mm 1755 1780 715 775 680 1040 980 1005 95 車長 mm 4535 4690 2040 2200 1870 2495 2335 2490 330 車高 mm 1435 1490 1125 1475 1135 310 -40 15 340 所需停車寬度 mm 2500 2500 1100 1100 1000 1400 1400 1400 100 所需停車長度 mm 5500 5500 2350 2350 2000 3150 3150 3150 350 車道寬度 mm 6000 6000 2000 2000 1500 4000 4000 4000 500 停車費﹝家﹞ NTD 4000 4000 600 600 0 3400 3400 3400 600 停車費﹝公司﹞ NTD 0 0 0 800 0 0 -800 -800 800 停車費﹝共﹞ NTD 4000 4000 600 1400 0 3400 2600 2600 1400 通勤距離 Km 24.8 24.8 24.8 24.8 24.8 0 0 0 0 通勤時間 min 100 100 70 70 80 30 30 30 -10 塞車時間 min 40 40 20 20 30 20 20 20 -10 公告油耗 km/L 15 15 21 21.1 38.9 -6 -6.1 -6.1 -17.8 通勤油耗 km/L 10 10 17 21 30 -7 -11 -11 -9 油價 NTD 30 30 30 30 26 0 0 0 4 通勤油錢 NTD/day 104 104 53 43 28 52 62 76 15 輪胎價格 NTD 12800 12800 14000 9300 5000 -1200 350